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碟形彈簧組合方法,屬于振動控制領域。
背景技術:
碟形彈簧是在軸向上呈錐形并承受負載的特殊彈簧。碟形彈簧剛度大,緩沖吸振能力強,具有變剛度特性,并且具有很廣范圍的非線性特性。碟形彈簧能以小變形承受大荷載,所需空間小,組合使用方便,維修換裝容易,使用壽命長。基于以上優點,碟形彈簧目前逐漸運用于建筑和大型設備隔振和振動控制領域中。現有的碟形彈簧組合方法包括對合、疊合及混合的組合方法,還有復合不同厚度,不同片數等的組合方法。
然而,現有的碟形彈簧組合方法存在著以下不足:一是碟形彈簧的變形量很小,現有的組合方法最多只允許碟形彈簧變形到壓平部位,對于碟形彈簧壓平之后的廣范圍的非線性特性而言,沒有充分利用;二是在現有的運用中,碟形彈簧組合片數多,荷載大,摩擦阻力影響過大。大量經驗和試驗表明,由于過大摩擦力的存在,現有的碟形彈簧組合而成的裝置會失去碟形彈簧本身的非線性特性,表現出由摩擦力控制的力學特性,不利于實現優良的隔振效果。
技術實現要素:
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碟形彈簧組合方法的不足,提出一種新型碟形彈簧組合方法。
技術方案
一種新型碟形彈簧組合方法,包括碟形彈簧,應用于振動控制,其特征在于:還包括加載環,采用加載環來實現碟形彈簧的不同組合,碟形彈簧相互組合時不再直接接觸,而是將加載環布設于碟形彈簧之間,大幅減小摩擦阻力影響,充分利用碟形彈簧的變剛度特性。
具體而言,
對合組合時,內部位置加載環21布設于對合的碟形彈簧內加載部位11,外部位置加載環23布設于對合的碟形彈簧外加載部位12。
疊合組合時,內加載環、中間加載環和外加載環布設于疊合的碟形彈簧之間。
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:
(1)采用本發明方法進行組合的碟形彈簧可以變形至壓平,甚至完全翻轉,可以充分利用其廣范圍的非線性特性,增大系統的變形能力;
(2)本發明減小組合的碟形彈簧的摩擦阻力,在大組合數量和大荷載條件下也可以取得良好的組合效果,提升系統的滯回隔振能力;
(3)所用材料成本低廉,構造簡單、拼裝方便,便于更換;
(4)可廣泛用于采用隔振技術的振動控制領域。
附圖說明
圖1為碟形彈簧的示意圖和剖面圖;
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對合組合示意圖;
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1對合組合剖面圖;
圖4為傳統和新型碟形彈簧對合串聯使用效果示意圖;(a)傳統方式(b)本發明方式(c)使用效果對比示意;
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2疊合組合示意圖;
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2疊合組合剖面圖;
圖7為傳統和新型碟形彈簧疊合并聯使用效果示意圖;(a)傳統方式(b)本發明方式(c)使用效果對比示意;
圖中標號:
碟形彈簧1:碟形彈簧上加載部位11,碟形彈簧下加載部位12;
加載環2:內部位置加載環21,中間位置加載環22,外部位置加載環23。
具體實施方式
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。
本領域公知,碟形彈簧是在軸向上呈錐形并承受負載的特殊彈簧,現有的組合方法包括對合、疊合及混合的組合方法,還有復合不同厚度,不同片數等的組合方法。碟形彈簧具有很廣范圍的非線性剛度特性,在振動控制領域有很好的利用前景,但是傳統組合方法組合的碟形彈簧變形量不大,而且摩擦阻力過大,很難利用碟形彈簧非線性彈性變形的這一特點。本發明采用加載環來實現碟形彈簧的不同組合,可以大幅減小摩擦阻力影響,充分利用碟形彈簧的變剛度特性,在振動控制領域可以起到作用。
如圖1所示,本發明方法用到的碟形彈簧1,該產品本身為本領域現有技術。根據與加載環2接觸位置的不同,可分別碟形彈簧上加載部位11,碟形彈簧下加載部位12。
本發明加載環2,根據放置在碟形彈簧1的區域位置不同,包括內部位置加載環21,中間位置加載環22,外部位置加載環23。
加載環2的截面形狀不受限制,可以是菱形、矩形、圓形等,符合本發明的思想實質即可。
加載環2的材料應為強度足夠高的材料,如鋼材等。
以下進一步給出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。僅是本發明的典型實例,本發明的實施不限于此。
實施例1
如圖2~4所示,對合組合時,內部位置加載環21布設于對合的碟形彈簧內加載部位11,外部位置加載環23布設于對合的碟形彈簧外加載部位12。
本發明中,新型對合串聯使用方式的基本原理為:傳統的串聯方式,直接將碟簧翻轉疊合進行承載;而新型串聯方式采用了加載環2方式承載,通過加載環來傳遞碟簧之間的承載力。兩種對合串聯方式的碟簧系統變形能力對比如圖6所示。傳統串聯方式系統重力承載變形能力ds≤1.5h0,極限變形能力du≤2.0h0;新型串聯方式系統重力承載變形能力ds≤2.0h0,極限變形能力du≤4.0h0。因此,采用新型碟簧串聯方式,系統變形能力最大提升約為1倍。
實施例2
如圖5~7所示,疊合組合時,內部位置加載環21、中間位置加載環22、外部位置加載環23布設于疊合的碟形彈簧1之間,其中內部位置加載環21處于碟形彈簧內加載部位11,外部位置加載環23處于碟形彈簧外加載部位12,中間位置加載環22的位置和數量隨碟形彈簧的尺寸和荷載等變化而變化,非必要時甚至可以不布設。中間加載環的數量沒有限制,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確定。
本發明中,新型疊合并聯使用方式的基本原理為:傳統的并聯方式,直接將碟簧疊合進行承載,而本發明新型并聯方式采用了加載環2方式承載,通過加載環來代替碟簧表面之間的接觸來傳遞承載力。兩種疊合并聯方式的碟簧系統的滯回規則對比如圖7所示。對于兩組不同并聯方式的碟簧組,考慮受到靜態重力荷載p0,外部振動激勵時,上部荷載在p1和p2之間變化。傳統并聯碟簧組在卸載時,若卸載程度較小,由于接觸面摩擦力帶來的粘-滑(stick-slip)現象,系統將在點②和點③之間振動,動剛度極大,阻尼耗能低,無隔振效果;而本發明新型并聯方式系統接觸面摩擦減小,碟簧將正常發揮回彈作用,系統將在點②和點⑤之間往復振動,動剛度較小,摩擦阻尼耗能合理,有利于隔振。采用新型碟簧并聯方式,預期能解決了系統粘-滑問題,大幅提升隔振效果。
以上實施例并未窮盡,僅舉例說明。類似地,采用本發明方法思想,可以實現以上實施例的混合,以及結合現有的所有碟形彈簧組合方法,并取得更優的組合效果。
技術特征:
1.一種新型碟形彈簧組合方法,包括碟形彈簧,應用于振動控制,其特征在于:還包括加載環,
采用加載環來實現碟形彈簧的不同組合,碟形彈簧相互組合時不再直接接觸,而是將加載環布設于碟形彈簧之間,大幅減小摩擦阻力影響,充分利用碟形彈簧的變剛度特性。
技術總結
本發明為一種新型碟形彈簧組合方法,主要通過設置恰當的加載環來實現碟形彈簧的不同組合,屬于振動控制領域。碟形彈簧是在軸向上呈錐形并承受負載的特殊彈簧,現有的組合方法包括對合、疊合及混合的組合方法,還有復合不同厚度,不同片數等的組合方法。碟形彈簧具有很廣范圍的非線性剛度特性,在振動控制領域有很好的利用前景,但是傳統組合方法組合的碟形彈簧變形量不大,而且摩擦阻力過大,很難利用碟形彈簧非線性彈性變形的這一特點。本發明采用加載環來實現碟形彈簧的不同組合,可以大幅減小摩擦阻力影響,充分利用碟形彈簧的變剛度特性,在振動控制領域可以起到作用。